生态安葬、墓位捐赠……重庆办好群众“身后事”
3月31日,一场集体公益生态安葬仪式在重庆陵园举行。伴随着低沉的音乐,在经过祭灵、献花等仪式后,10位逝者的骨灰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,移送到公益生态园区,被放置在可降解环保材料中,与鲜花土壤融为一体,以绿色殡葬的方式,回归自然。
陵园电话:023-68663330,殡仪馆:023-68662224
陵园已经举办了五届集体公益生态葬仪式,共计为49名逝者进行了公益生态葬。此外,重庆南山福座人文纪念园也举行了爱心公益室内墓位捐赠活动,今年共有13名群众获得捐赠。
公益仪式
节地生态葬让逝者叶落归根
本次仪式采用集体公益生态葬形式,将2023年首批符合陵园节地生态安葬的10位逝者采取生态花坛葬的方式安葬。
与传统墓穴式安葬不同,生态葬不立碑、不保留骨灰,将逝者骨灰放置于可降解环保材料中,深埋半年左右自行降解,与鲜花土壤融为一体,整个安葬服务由陵园免费提供。
陵园负责人郗伟军表示,此次集体公益生态葬是安葬方式的新选择,既顺应了“入土为安”的传统殡葬观念,也达到了绿色、环保、生态的目的,我们在倡导文明祭扫的同时更要推动生态礼葬发展,使得葬与祭都朝着生态、文明、惠民的方向进步。
“就让这温柔的春风捎去我对亲人的哀思吧!”家属代表接受采访时谈到,“我亲人生前很喜欢大自然,让他长眠于风景秀丽的,这也很好。”
“让每一个生灵落叶归根,反哺大地,这是我们对逝去的亲人最好的怀念。”仪式现场另一位家属感慨道。
墓位捐赠
解决困难群众的“后顾之忧”
除了集体公益安葬外,为减轻困难人群“身后事”负担,重庆不少陵园还举行了公益墓位捐赠活动。
重庆南山福座人文纪念园举行的第十届爱心生态墓位捐赠活动上,就有13名群众获得捐赠。
“对我们这种家庭来说,处理‘身后事’确实是个问题。这次获得捐赠,彻底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,真的很感谢。”今年77岁的杨学贞领到了塔位使用权证书,这个墓位是为她的大儿子马志文领取的,54岁的马志文身患残疾,住在福利院安度晚年,儿子的“后事”怎么办、谁来办,成为老母亲心头最牵挂的事。
“老伴过世早,我的墓位早年就准备好了,我身体多病,哪天我走了,谁来给儿子办后事。”如今,获得了公益生态墓位,感觉儿子的“身后事”有了托付,老人的心终于踏实了。
“南山福座此次捐赠墓位是塔式入葬,因此更加节地。”南山福座相关负责人介绍,每年清明节都会免费提供公益室内墓位,社区“三无”、优抚、百岁老人、特殊群体均可免费申请。
南岸区南坪镇辅仁社区党委书记、居委会主任刘轶佳介绍,针对辖区内低保、重病重残等困难群体,社区链接殡葬资源,解决他们后顾之忧,满足老百姓基本生活需求。
上游新闻记者 李舒 摄影 张锦旗
上一篇: 您好,欢迎光临重庆市陵园有限公司官方网站
下一篇: 重庆陵园 实景